《心理学通识》书摘

概括:
(一)拖延的三宗罪

1.完美主义。拖延者是通过拖延试图寻找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事情的结果不再能达到预期的高度时,拖延最终就半途而废。

2.自我设障。满意度=结果-期望。通过降低期望来提高满意度。

3.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常常会因为自信心不足,认为任务的难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在缺乏对成功掌控感的情形下,他们就会认为拖延是逃避对自己自信心打击的最好方法。乐观主义者面临一大堆要做的事的截止日期,才会发现无论如何勤奋都无法完成任务。此时就会处于焦虑无助的状态,太多事太累了,干脆什么事都虎头蛇尾,或者就不干了。

(二)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1.把大目标化整为零。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优先完成离自己能力更近,看上去更容易的目标。因此,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符合自己能力的小目标,我们就会更容易开始任务,并且也更容易完成任务。

2.清空桌面。当未完成的任务会让人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从而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个时候就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

3.行动。不要很快放弃,可以先找一项简单的活动过度。

4.奖励,即及时反馈。注意,这个奖励不是能过度满足的。奖励应该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而设立的。

(二)进阶的方法
(把任务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好)
1.增强对未来的现实感,选择合适的计时方式。将计划拆分到天要比拆分到周要有效的多。将执行计划用倒计时的方式计时,比正向计时要有效的多。

2.从难到易。任务可以按重要和紧迫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重要且紧迫,重要但不紧迫,紧迫但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迫。高效的处理方式是立刻处理重要且紧迫的事情。一旦我们完成了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任务,我们的心里就会充满自豪感,而这份自豪感会帮我们补满意志力,送上多巴胺,让我们能继续下去。

3.仪式化行为。形成条件反射,当这个具有仪式感的小物件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4.一定要破除完美主义。一项完美的工作总是从粗糙开始,可以一遍一遍的修改订正,使其变得趋于完美。

超越自我,追求幸福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优秀的个体便常常通过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自黑成为聪明人不得不采用的防御手段。

1 2 3 4 5 6 7 8 9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心理学通识》书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