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心理抚养》李玫瑾

谈到心理养育,重点是探讨“如何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人”。那么,心性健全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很多人恐怕没有在意或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孩子,首先要让他具有人性。

​人性?是不是“人生下来就应该具有的属性”?生而为人,是不是每个人都天然具有人性呢?如果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就会美好许多。
​不幸遇到毫无人性的人会怎样

​ ​在同为“人”的社会里,有的人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路人,有的看似是自己的好闺密、好哥们,还有的已经成为一家人并拥有了共同的孩子。这种人平时礼貌得体,甚至憨厚老实,可是一旦这样的人走近你,你可能就会命悬一线。还有可能自己怀胎十月辛苦生下的孩子,竟然在某一天会陷自己于绝境。这就是我们探讨“何为人性”的重要意义。如同我们不想患上某种可怕的疾病时,必须事先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疾病发病的原因。同理,我们要想不被这种可怕的人盯上,不被他们伤害,就必须了解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是怎么长成的。我们还要从根源上防范,避免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出这样一个“白眼狼”。

​情感是上天为人设计的紧箍咒

​《西游记》的故事不仅仅告知人生取经之难,还揭示出人类在自然界中就是那只“孙猴子”,修行之前先要束缚。

人的所谓智慧恰恰来自大自然,是人逐渐发现并认识自然界本身拥有的智慧,就这点而言,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远远超出人类的智慧。
每当人类想要改造或征服大自然时,就会遭到无情的报复。

何为人性?一个人有情感就有人性。他若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他若毫无情感,他就毫无人性。

我们也可以明白,大自然对人性是有制约的,好的抚养才能养出好的人性。

一个人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

​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量就是情感。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的人性。

为何说情感才是人性的核心?因为我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犯罪人非常残忍,但在最后时刻能够停手,就是因为他们内心还有一点情感,他们在乎这份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不仅能体现人性的光辉,有时还能触动良知未泯的犯罪人的内心,进而改变他的犯罪意图。其实,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们的人性。

​人性中的情感是养育而来的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类生命初期的无能无助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设计。

​自然的智慧还显现在越是低等的动物,它们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强;相反,越是高级的动物,它们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弱。

​孩子最早是靠气味来认人的

​孩子吃奶时记住谁的气味,谁就是他的依恋对象。所以,怀孩子十个月,不如“耳鬓厮磨”地养他十个月。

其实人早期很多的心理反应都在感官上和生理上。这些感觉在人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孕期胎儿最先发展的是听觉;生命初期,婴儿的嗅觉先于视觉发展,嗅觉判断是婴儿最早认人的方法。

​谈恋爱也有气味相投的现象

​气味会左右人的选择,当你靠近一个人觉察不出他明显的人体气味时,这不意味着他没味,而是你俩的味道接近。

人在半岁之内靠气味来认人,到成年后,气味仍然在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它已经被潜化了,人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嗅觉识别是动物重要的生存本领之一。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味。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接触,你觉得他没味呢?其实,不是他没味,而是你们的气味是一样的,这就叫缘分。所以,臭味相投才能走到一起。父母和孩子的气味有时候是不一样的,但夫妻之间肯定是一样的。

事实上,气味会左右人的很多选择,只不过我们意识不到罢了。当你觉得一个人没味的时候,只是你闻不出来而已,并不等于它不存在。

​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

​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也是人来到这世上的第一份“安全感”。成年人的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依恋期的情感缺失。

大概经历一百多天,一般在四个月到半年内,孩子出现了他第一个主观表现,“认人”。
许多具有情感的动物都会有认人的表现,如常见的宠物猫、狗,甚至是鸟等,会认准主人并跟随主人。但它们的情感并没有强烈排他的抗拒性,如我牵着别人家的狗,这狗也会跟我走。可人类的婴儿出现认人时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因为当他困了、饿了或不舒服时,他只要那个他认准的人,如果这时换了人,他会出现强烈的抗拒。

依恋一般在半岁左右出现,一直持续到12岁。孩子年龄越小,依恋越强烈。

依恋为什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一是孩子见到熟悉的面孔会高兴,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二是孩子跟这个人在一起有种安全感。

“恋”就是一对一的情感,如果是一对多,则叫“爱”。比如,你从15岁就开始喜欢一个人,到20岁还是喜欢,到25岁等他求婚,如果他跟别人结婚了,你就一辈子不婚,这就叫“恋”。如果是张三也行,李四也行,只要他符合条件,你就跟他结婚,这就叫“爱”,不叫“恋”。所以,我们听说过“博爱”,但没有听说过“博恋”。

人的一生正常情况下有两次“恋”:一次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初期,他对抚养人的依恋;另一个是成年初期,他对愿意相伴一生的人爱恋。

我们依恋一个人,是源于这个人给我们带来的美

好、舒服、快乐的记忆和感受。这是一种潜意识,我们在这个人身边无缘无故就觉得舒服。如果你从小是母亲带大的,生活中遇到一点难处,回家就在她身边坐着,哪怕只是看她做针线活,跟她唠几句,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静。这种舒服的感觉,源于你从小依恋母亲的美好感觉被唤醒了。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钱能生钱即资本,心理抚养就在于积累心理资本,你用辛苦付出拥有了他对你的依恋,你才拥有对他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

​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形成一种依恋情感,从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

​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

​人性始于情感,一个人情感越丰富,人性越丰满,情感越单一,人性就越单薄。

“养儿方知父母恩”,经历生活辛苦的人,看到别人的辛苦更容易产生理解、悲悯等更高级的情感。

人性始于情感,一个人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情感越单一,人性就越单薄。无论哪一种情感,只要一个人内心尚有部分情感,他就尚有人性;如果他毫无情感表现,这个人就毫无人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心理抚养》李玫瑾
分享到: 更多 (0)